美術藝術是一種讓人思考、感動的藝術形式,它讓我們進入一個與日常生活脫離的精神空間。在這個空間中,藝術家透過色彩、形狀、線條等元素,表現出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和情感。有些藝術作品來自於藝術家對自然景觀的觀察和思考,他們將自然中的美妙定格在畫布上,讓觀眾感受到大自然的奧秘和魅力。
有人說,上古藝術是當代藝術的靈感來源之一。上古藝術的初衷是為了傳承文化和記錄歷史,而當代藝術家則將這種精神延續下去,通過自己獨特的創作方式表達出來。他們將上古的藝術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,賦予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意義。
當我們欣賞美術藝術的同時,也要思考藝術與自然的互動關係。藝術家受到自然的啟發,創作出了無數優美動人的作品,而這些作品又能引起我們對自然的關注和思考。美術藝術就好比是一幅幅打開的窗戶,讓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和觀點。讓我們珍惜藝術,感受自然,享受生活中的美好。
根據統計,近年由於飲食文化改變和生活步調加快,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發病率已接近30%。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謝名宗醫師表示,胃食道逆流不僅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,還可能引發食慾不振、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。嚴重時,更可能導致食道潰瘍、巴瑞特食道,甚至食道癌,不可不慎。
謝名宗醫師舉例說明,50歲的陳先生,因長期有胃酸逆流至喉嚨症狀而就診,經胃鏡檢查,被診斷為巴瑞特食道。持續藥物治療4個月後效果不彰,患者也擔心病變可能性。經醫師採結合射頻燒灼術和內視鏡抗逆流手術。術後追蹤,患者巴瑞特食道幾乎消失,病理切片未發現異常細胞,整體症狀顯著改善。上古藝術青銅
謝名宗指出,氫離子阻斷劑治療胃食道逆流,能改善症狀並預防巴瑞特食道惡化。而隨著內視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,現今射頻燒灼術能有效去除巴瑞特食道病灶。美國醫學會建議儘量採用射頻燒灼術,去除巴瑞特食道細胞病變的病灶。此外,內視鏡抗逆流手術可在胃部高位處進行電燒或黏膜切除,進而改善胃食道逆流。
謝名宗表示,食道射頻燒灼術,適應症為產生細胞病變的巴瑞特食道,透過胃鏡將金屬導電片放進食道,觸碰病灶位置,進行燒灼並移除病灶。內視鏡抗逆流手術,適應症為胃食道逆流,在難治性胃食道逆流(藥物治療無效者)也能達到60~70%的成功率。這二項手術都是全身麻醉的內視鏡手術,術後大多能快速恢復。
上古藝術謝名宗醫師提醒,儘管手術能顯著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和巴瑞特食道,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仍然非常重要。進食時要細嚼慢嚥、避免暴飲暴食、減少糖類和咖啡因的攝取,保持充足睡眠和進行適度運動,能延長手術的效益並防止症狀復發。(陳婉玲報導)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5%E6%97%AC%E7%94%B7%E7%BD%B9%E5%B7%B4%E7%91%9E%E7%89%B9%E9%A3%9F%E9%81%93-